Thursday, February 6, 2025

游老師分享(828): 足動心靈 (上)

 

通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2013年中一通電話, 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聯繫至親,但只靠千里傳音又豈能真正的傳情達意?梁海(阿海)一年多前創立「足動心靈」,提倡子女為父母足部按摩,透過最親密的肌膚之親,尋回失落已久的親子之情。

 

「很尷尬啊!」一聽到要為人洗腳,即使對方是自己的父母,不少人都即時「耍手擰頭」。活動發起人阿海卻相信,親子透過足部按摩的肢體接觸,融化彼此之間的隔膜,「起初他們並不願意,但如果試過,都會覺得好好,而且會繼續幫父母洗腳!」他對活動充滿信心。

 

在剛過去2013512日的母親節清早,第十次的「足動心靈」活動於青衣一間中學舉行。雖然當天下着微微雨,十名參與的學生陪着母親早已聚集禮堂。經過一系列破冰活動,以及談心環節,輪到是日「戲肉」──阿海和義工們捧上一盆盆冒着蒸氣的暖水,好讓學生為母親洗腳。

 

阿海於一年多前推動「足動心靈」活動,呼籲港人重視親子關係。

 

親子間透過足部按摩,改善關係。

 

參加者張媽媽初時有點害羞,左顧右盼,十三歲的海鵬體貼地扶起媽媽浸泡在水中的腳,小心拭乾,再放到膝蓋上仔細按摩。張媽媽看到如此專注的兒子,原本緊張的情緒得以紓緩,「他平時都好生性,會幫我揼骨,今次都話要慰勞下媽媽呢。」說罷她由衷地甜笑起來。同是十三歲的兆軒為母親按腳時,在旁的父親說:「一開始他知道要同媽媽洗腳都些抗拒,不過最後都來了。」兆軒只低頭默默不語,用力按壓母親的腳掌。

 

「你有沒有試過去按摩呢?有時放鬆下身心,什麼都不去想,其實是很舒服的。」阿海不時與父母閒聊,現場更體貼地播放悠揚的音樂,鼓勵母親與子女輕鬆「談談情」,暫時忘卻生活的忙碌。

 

三小時的「足動心靈」活動,在洋溢一片溫馨的氣氛下結束,阿海最後仍不忘叫各人把板櫈、水盆帶回家,以便子女隨時在家做父母的「御用按摩師」。「我們會將這個按腳活動發揚光大!」阿海說,今年父親節亦會繼續「足動心靈」,令更多親子從足部按摩中,感受心靈的觸動。

 

平日為管教子女,母親總是一臉嚴肅,但在享受子女足部按摩時,人人都顯露微笑。教育界人士認為,現今部分父母過分着緊子女,易使親子關係疏離,建議父母放開懷抱,讓子女自由發揮,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都覺得這個活動好有意義。」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鄧蕙珍校長十分支持「足動心靈」活動,期望可改善親子關係,「現在父母同子女關係沒有以前這麼好,其實都同社會風氣有關。」她慨嘆,眼見不少父母太緊張子女的成績、個人發展,總認為要為他們編排好人生的每一章,處處照顧周到,反令子女喘不過氣來,影響親子溝通。

 

「以前家長沒有這麼望子成龍,只是希望子女開開心心。」她坦言,以往的父母較豁達,任由子女自由發揮,親子間反而關係更親密。鄧校長認為家長應讓子女嘗試不同興趣,找到專長後,順應喜好,給他們放手一試,不宜做「直升機父母」,「有時順其自然,子女發展得好,親子關係都會意想不到的會改善呢!」

 

 

(部份內容摘錄自東方日報201362)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1,233)

 

06/02/20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