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1, 2025

游老師分享(859): 人口與食物

 

全球人口何時突破100億關口、地球資源是否不足以養活全人類等問題,一直是可持續發展議題焦點。2013613日聯合國發表報告指出,全球人口持續上升,固然令各方感到憂慮,同樣值得關注的是,發展失衡或加劇人口持續膨脹所產生的副作用。

聯合國預測,2015年全球人口上升至81億人,比目前增加9億人,絕大部分人口增長源自發展中國家,當中逾半來自非洲。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司司長威爾莫斯解釋,全球對處理人口膨脹問題擁有豐富經驗,在1960年至2000年間全球人口倍增,這40年內糧食供應也增加逾倍。他坦言,發展中國家高生育率帶來人口急速增長,發達國家低迷生育率引起人口急速老化和下降,這種發展失衡狀況才是問題主線。

根據報告公布的數據,前者以非洲各國為主,後者除包括處於經濟高原期的美歐日,還有中國、印度和巴西等人口增長呈放緩迹象的新興經濟大國。報告指,絕大部分擁極高生育率的國家(每名婦女生育逾五名子女),均被聯合國列為發展水平最低的國家,當中大部分是非洲國家。在全球最貧困國家,兒童平均佔整體人口50%,教育和就業問題尤為棘手。對比強烈的是,發達國家老人數目早已超越兒童數目,本世紀中葉前,老人數目或上升至相當於兒童數目近兩倍水平,人口金字塔愈來愈像倒三角形。

導致中東局勢紛亂不休的「阿拉伯之春」,背景複雜,不少人認為,區內年輕人看不到出路,憧憬政權更迭帶來轉機。事後看來,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亞的獨裁政權接二連三垮台,與當地人口結構狀況大有關係,令人擔心類似個案在非洲各地上演。此外,埃塞俄比亞決意興建水壩,利用尼羅河河水發電滿足長遠經濟發展需要,處下游的埃及則不排除動武解決問題,兩國各不相讓,反映人口急升加劇區內各國經濟衝突,或成為戰爭導火線。

經濟大國備受人口老化問題困擾,發展停滯不前;人口急增之發展中國家不是自身難保、就是實力有限,暫難取代大國主導環球經濟。人口上升與發展失衡困局衍生之政經亂像,直接威脅全球局勢安穩。

當我從1989年至2005年在香港理工大學、城市大學及公開大學當老師期間, 經常在飯堂內看見學生們吃午餐後, 飯桌上總是「天一半、地一半」, 剩下不少飯菜, 十分浪費, 慘不忍睹。 有時我控制不了嘴巴, 勸告他們小心點食物及剩載少一點飯 (特別是女同學)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2008年的報告, 當年在全球65億人口中, 10億人口 (15%)長期遭受飢餓, 是不可接受的現實。雖然香港現今社會相對40年前富裕了很多, 但仍然有50萬個家庭處於貧窮線之下 (佔全港人口18%), 部分貧困家庭需要「食物銀行」的救濟; 而且有接近40萬個12歲以下的兒童, 營養未能夠獲得均衡的汲取。

19844, 我曾經帶領一批摩利臣山工業學院的學生參加宣明會舉辦的「飢饉30小時」活動, 讓大家嘗試飢餓的體驗。近年,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見一些慈善團體報導一些非洲及戰亂的國家裡, 有很多「每餐不繼」的瘦骨嶙峋兒童, 他們非常珍惜每餐的食物, 因為他們不知道下一餐在甚麼時間才有機會進食。

所以我們必須自小教導孩子及學生們需要珍惜食物, 對每一頓飯感恩。

(部份內容摘錄自東方日報2013615)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1,276)

 

21/03/20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