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南洋紗廠之後, 我加入了愛高電子集團屬下一間專門生產收音、錄音、鬧鐘三合一電子產品的子公司擔任會計部主管職位, 負責整體財務會計及成本管理會計工作。我從之前一個蕭規曹隨的會計文員突然變成事無大小都要負責的會計部門主管, 壓力不言而喻。幸好我的助手劉小姐 (Elene) 已經在公司會計部工作七年之久, 對部門運作十分熟識, 而她亦毫不介意地提點我運作上各方面的問題及處理的方法。適逢當時公司生意連續下滑了好幾年, 財務問題接踵而來, 我每天要花相當多的時間與銀行及供應商周旋。 在這十分緊張的工作環境下, Elaine 以她的多年經驗及關係幫我排難解紛, 並長期加班處理全盤會計帳目及報表, 讓我能夠騰出時間設計一套「特定工作成本」 (job costing) 系統及編製內部管理會計報告給母公司高層。 雖然這份全職會計工作亦只是維持了一年, 但所獲得的財務會計及審計工作經驗, 已經符合了申請成為CIMA會員資格的要求。
雖然在這電子廠工作時每天面對很多困難及壓力, 但的確令我學習了很多會計以外的商業知識及處事方法。很感激Elene 真誠的分享!
直到1980年中. 一個難得的機會降臨, 我被當時全球最大的中小型電腦公司「迪吉多」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在香港的銷售服務的分公司聘任為管理會計師。凌榮光先生是東南亞區財務及行政經理, 他不單是我在香港的上司, 亦同時負責新加坡及台北分公司的財務及行政部門。至於我的主要職務則是負責東南亞區的財務分析、預算編製及報告和協助凌先生處理在香港分公司的行政事務 (這些正正是符合了申請成為CIMA會員資格對服務業管理會計經驗的要求。凌先生很悉心教導我在各方面工作的技巧及如何應付這個採用 「矩陣管理」 (matrix management) 集團千絲萬縷的人事關係, 包括區域性的 (美國總部, 香港分部及個別地區); 業務性的 (生產, 銷售, 服務); 及部門性的 (產品開發, 硬件銷售, 軟件銷售, 維修服務) 。因此我在香港及美國共有十多個來自不同部門的「老闆」, 他們各有不同的財務資訊服務要求; 使我的工作千變萬化, 天天新款。盡管全球第一代電郵服務系統 (email) 是我們公司發明, 但由於個人電腦還未普及, 所以公司內部大部分的同事都未能使用, 電郵系統未有為部門間的通訊工作帶來方便, 我們仍然依靠電報 (telex) 及長途電話聯絡溝通。縱然在這十分複雜的環境內工作, 凌先生給我很多學習及發展的機會, 包括兩次前赴位於美國波士頓的總公司參加培訓; 往新加坡及台北分公司公幹; 及每當凌先生放假時署理他的職務。
在「迪吉多」電腦公司工作了三年, 所獲得的管理會計工作經驗使我成功申請成為CIMA會員及被稱為管理會計師; 但更加重要的是凌先生在工作上與我的分享, 開拓了我的眼界, 並改進了我的英語能力。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1,092)
11/04/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