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早上的維多利亞公園傳出陣陣歡笑聲,非因「有金執」,而是一班「愛笑俱樂部」學員正練習「愛笑瑜伽」。學員邊伸展四肢,邊發出爽朗笑聲,既能強身健體,同時把過去一周的煩憂拋諸腦後。余狄夫(Dick)2008年將此活動引入香港,誓要掃走港人的愁雲慘霧,「香港人經常說想開心,就不應該抗拒笑!」
「大家出力同身邊人握手,握完就開懷大笑!」上午九時,烈日當空下的維園,有種聲音比蟬鳴還要響亮,就是「愛笑俱樂部」學員的咯咯笑聲。笑出健康協會主席Dick正指導學員進行「大笑練習」,多組動作生鬼有趣,例如扭腰跳草裙舞、誇張地扮飲牛奶、及模仿企鵝走路等。每做完一組動作,學員都會嘻嘻哈哈地仰天大笑,洋溢歡樂氣氛。
笑聲感染力最強!採訪當天,途人均對「愛笑俱樂部」學員行注目禮,臉上不期然流露一絲笑容,不少街坊駐足觀看及拍照,更有人即興加入,跟隨Dick的指導練習。目前俱樂部不少中堅分子,起初都是偶然路過,如3歲的詠桐小妹妹與嫲嫲,但至今她們已結伴參加半年,做完45分鐘練習後,詠桐的感想是:「好好玩!」
「香港人經常說想開心點,但為何抗拒笑?」Dick曾任職催眠治療師,發覺不少港人有情緒問題,總是愁眉苦臉,甚至治療多次亦無改善。他於2007年到台灣「學藝」,翌年返港全力推廣愛笑瑜伽,逐漸感受其效用,「有學員由最初唔太投入、怕尷尬,到後來笑得愈嚟愈自在,整個人開心了!」更曾有健康欠佳的學員對Dick表示,練習愛笑瑜伽後,變得更神采飛揚。
現時全職投入愛笑瑜伽推廣工作的Dick,最喜歡它的簡單直接,「動作人人都識,還可以自己設計,其實重點都是想大家放聲笑!」在Dick感染下,就連不良於行的78歲張伯都每周坐輪椅來捧場,「香港人最緊要開心,不要這麼多政治爭拗!」愛笑擁躉吳先生憶述,某天在維園跑步時發現愛笑瑜伽,從此迷上,「真的好開心遇上Dick這類有心人,希望愛笑瑜伽可以在香港更加普及!」
愛笑瑜伽令人忘卻煩惱,對於68歲的王太來說,更是一道溫暖的心靈雞湯,助她解開心結。老伴前年不幸去世,悲傷的王太獨自一人在維園思念亡夫,忽爾傳來一陣開朗的笑聲,從此認識愛笑瑜伽,愁緒盡消。
「我本來好多愁善感,好怕醜、內向,練愛笑瑜伽之後,心境年輕了,朋友都說我漂亮!」喪夫的王太現與女兒同住,參與活動後,她坦言感受到來自陌生人的愛,「個個到這裡都開懷大笑,沒有防人之心,有時練習完一齊去飲茶,還認識了很多朋友!」
在「愛笑俱樂部」練習期間,緩步徑的另一邊,一名主婦正厲聲喝罵身旁的女兒。Dick所言非虛,學業、工作等壓力令港人笑一笑幾乎難過登天,不過,若這位母親肯停一停步,嘗試認識愛笑瑜伽,她跟女兒的關係也許會有所不同。
2005年8月, 我加入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HKU SPACE) 金融商業學院, 成為高級課程主任, 負責會計課程的策劃及管理。辦公室位於金鐘统一中心34樓, 而辦公室的清潔工作, 是外判給一間服務公司。 2008年來了一位名叫「芳姐」的清潔工人, 芳姐工作勤奮, 同事早上上班時, 芳姐都會以笑容說「早晨」。 芳姐的父親及叔伯, 在屯門經營了一個農場, 種植多種蔬菜及水果多年, 所以芳姐對植物甚有經驗, 當同事在辦公室種植的盆栽生病時, 都會交給這位「植物醫生」 -- 芳姐起死回生。 芳姐還經常送贈一些蔬果給我們共同分享。 芳姐的笑容給了我們一種舒適及輕鬆的感覺, 成為了我所學習的對象, 雖然我們辦公室有十多位擁有博士學位高知識分子的同事, 但芳姐的笑容仍然是最燦爛的一個, 所以開心的工作態度, 與學歷高低是沒有正比的關係。
(部份內容摘錄自東方日報2013年6月16日)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1,445)
09/05/2025
各位讀者好! 由於本人休假北上兩天, 這專欄將於下星期一、二 (12、13/05) 停刊。 祝大家母親節快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