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6, 2025

游老師分享(898): BB醫生

 

看着蹦蹦跳的小朋友,長者總是笑得雙眼瞇成一線;與小天使握手聊天,公公婆婆已經樂足半天。阿翹及其太太Vicki相信,小朋友純真的愛可為老人家帶來歡樂,號召一眾小朋友擔當「BB醫生」到長者中心探訪,透過身體接觸助長者緩和腦退化症徵狀,同時,將服務社會的幼苗植入小朋友的觀念中,終有一日,關愛之樹可護蔭社會弱勢社群。

「小朋友的愛是很純潔,他們所做的都是發自內心。」BB醫生創辦人阿翹及太太Vicki都是社工,有次帶大女喜而探望Vicki的外公,令手術後一直心浮氣躁的外公變得開朗,他們形容,小朋友的愛是天然、無添加,未受社會污染,足以融化長者的心。去年起,他們於網上招募半歲至六歲的小朋友探訪長者中心,透過不同活動以小朋友的「有機愛」為長者帶來溫暖。

20136月的一天, 大班BB醫生到訪,長者中心與平日截然不同,電視機的聲音被小朋友的歡笑聲取代,小朋友主動和長者握手聊天,不少長者不禁摸摸小朋友臉頰,如見親孫,又為小朋友的天才表演拍手唱和。



「好希望小朋友可以建立服務社會的價值觀,20幾年後,他們可以投入社會服務。」阿翹慨嘆,現時的父母大都只專注培訓小朋友的技能,忽略了價值觀的培養,他希望以身作則,鼓勵同行和家長提供更好的社會服務。

每次探訪活動,阿翹及Vicki都會盡量安排小朋友與老人家有身體接觸,如握手、玩遊戲等,「一般人會不想接觸老人家,但如果小朋友真的同他們接觸,老人家會好溫暖。」而且透過身體接觸,可將外來刺激帶給老人家,有助緩和腦退化症徵狀,亦是BB的「醫術」。

被問到參加BB醫生活動開心與否,「逢探訪必到」的喜而笑而不答。Vicki笑說,三歲的喜而知道快要探訪長者時表現雀躍,經常問父母「明天是不是去做BB醫生呀?」她更與阿翹笑言,「將來我們住老人院,希望我們的仔女做BB醫生來探望我們呢!」

現今社會,小朋友拚命學習,家長們埋首工作,對社會狀況一知半解。但BB醫生義工周先生及女兒一凛,就透過計劃對生活多了一點啟發。

「生活不單只有自己、家庭和玩樂,很多人需要幫助。」周先生已是第四次陪同女兒參與BB醫生的探訪活動,他認為小朋友多做義工可更加了解社會,認識更多不同階層的人,擴闊視野, 而周太則希望「幫得就幫」,因為需要幫助的人太多。

探訪結束後,一凛就跑去跟其他小朋友嬉戲。她透過活動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周先生更認為計劃令自己及太太得益不少,「原來香港真的有好多老人家需要關心,而他們的需要其實亦真的好簡單。」

(部份內容摘錄自蘋果日報2013623)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1,038)

 

26/05/20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