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14, 2025

游老師分享(890): 父親的沉默 (上)

 

內地明星劉曉慶有句名言:做人難,做女人更難,做名女人難乎其難。套諸今日香港,則是做人難,做男人更難,做香港男人難乎其難。難就難在,為人父者為口奔馳,往往沒有時間陪伴家人;難就難在,沉重的工作壓力,令許多男人連做一個好父親的卑微願望也遙不可及。

 

2013年父親節,不少家庭選擇喝茶或參與親子活動,有父母同時陪伴,子女當然開心,惟對不少港爸而言,父親節不是自己的節日,而是「贖罪日」 -- 彌補平時疏於照顧家庭的失職。事實上,哪個父親不想親眼看着子女成長?哪個父親不想享受天倫之樂?惟迫於現實,不少港爸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因此造成家庭隔閡,親子關係疏離。父親節前夕,本港發生多宗父子因家庭瑣事而肢體衝突事件,也有少女因不滿父親阻止出街而爬渠跌傷,令這個父親節平添幾許傷感。

一項調查顯示,82%受訪港爸表示生活有壓力,壓力主要來自工作,其中20%港爸每天工作1112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工時長直接影響親子關係,約13%港爸承認每天與子女溝通的時間少於5分鐘,更有約15%港爸每天根本沒有時間與子女溝通。試想想,工時長壓力大,每天帶着一身疲倦回家,連休息睡覺的時間都不夠,哪有時間與子女交流呢?父子疏離,衍生家庭及社會問題何足為奇。

事實上,大部分港爸認同「有時間陪家人」及「能與子女溝通」是當一個好爸爸的首兩項條件,同時有近50%港爸認為自己並不是一個好爸爸。欲做一個好爸爸而不得,這是既矛盾又痛苦的事情,而最痛苦的莫過於忙於工作遭到家人的誤解以至怨恨。男兒有淚不輕彈,不管工作壓力多大,心中有多少委屈,男性天生的自尊心令他們不願向家人傾訴或求助社會支援,往往選擇默默獨自忍受。

(部份內容摘錄自東方日報2013616)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740)

 

14/05/20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