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 一位乘客僱用了一部出租車, 上車後發覺車廂內收拾得乾淨雅緻。 司機也穿得十分整齊, 彬彬有禮。 乘客坐下不久, 司機很周到地詢問車內的空調是否合適? 又問他要不要聽音樂或電台廣播節目? 並告訴乘客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種類。 乘客選擇了輕音樂, 以便鬆弛一下神經。
接著, 司機向乘客介紹了他的車能提供的其他服務, 例如報刋袋裡有當天的報紙及三份最流行的雜誌、小冰箱裡有果汁和可樂、保温瓶裡還有熱咖啡 ……. 乘客大為驚喜: 竟有如此優質的額外服務! 司機面上愉悅的表現和他熱情洋溢的服務, 就像車外初春和煦的陽光。 車開上了高速公路, 司機又體貼地說: 「如果你想聊天, 除了政治和宗教外, 我甚麼都可以聊。 如果你想靜靜地休息一下或看風景, 那我就不打擾你了。」
乘客忍不住問司機: 「你甚麼時候開始這種服務方式的? 」 司機笑著回答: 「大約半年前吧! 那以前, 我其實經常抱怨工作辛苦, 揾食艱難, 人生沒有甚麼意義。 直至大半年前, 我在車廂不經意聽到了一個廣播節目。 有位很有智慧的長者在訪談節目中說: 「你的人生態度, 決定你的生活質素, 決定你活得快樂還是苦惱。 如果你老是抱怨的話, 那每天發生的每一件事, 都會讓你覺得倒霉極了。 但如果你有顆感恩愉悅的心的話, 那每天都可以是個幸運的日子, 每位乘客都可以是你的貴人。」
「這番話讓我開了竅, 讓我有所感悟, 明白人要活得開心, 必須靠自己, 由自己做起, 先要讓自己改變, 首先要停止無休止的抱怨 ……. 」
「從那天開始, 我逐漸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和方式, 從每一件小節做起。 第一步, 我先把車子裡裡外外打掃乾淨。 我下定決心: 要善待每一位乘客。」 目的地到了, 司機下了車, 蹺到了後面幫乘客開車門, 並禮貌地遞上了自己的名片, 說著: 「希望下次有機會再為你服務。」
自此以後, 這位乘客成了他的熟客。 無論經濟是起還是落, 司機的生意一直很火紅。 他的改變, 不但為他帶來了更好的收入, 也為他帶來了稱讚和自尊。 要改變自己的運程, 宜先改變自己的心態。
自從2006年7月, 我腦出血嚴重中風之後, 左邊身體終身殘障, 外出活動 (包括上、下班), 往往都要乘坐的士。 雖然社會福利署已經發給我一張「傷殘人士上落車輛證」 (俗稱禁區紙), 但有時我太太手拿著禁區紙陪伴着我截的士, 有些的士司機都不願意接載我們, 飛馳而去。 算是勉強接載我們, 在沿途可能會埋怨幾句說話, 甚至乎會將當天的怨氣向我們發洩。
相反地, 我們遇到過不少很好的的士司機, 他們不單只樂意接載我們, 還與我們輕鬆地聊聊天, 並鼓勵我要努力, 多做運動, 能夠早日康復。每次當我們遇到這樣的「快樂司機」, 我們都感覺很窩心, 並享受這段短短的車程。
2013年5月10日下午一時許, 我下班後離開位於金鐘統一中心HKU SPACE的辦公室, 與太太一起登上了一部的士, 那位年約50多歲的司機連聲說了三次多謝, 他還笑說: 「現在讓我隆重介紹我的「好人有限公司」, 誠心為你服務! 」。 的士邊行着, 這位司機邊告訴我們他的樂觀性格, 說他每天都開開心心對待工作及對待乘客, 他還給我們講了一個小故事, 他說: 「我有一個弟弟, 家財超過7億元, 但他生活並不開心, 他弟弟跟他說: 我身家比你多, 但你快樂比我多。」 我們說說笑笑地很快的士已經到達我們的家, 當我們付錢下車時, 司機叔叔最後給我們說了一句話: 「快樂地生活就是幸福! 」
(部份內容摘錄自李焯芬 (2013), 「活好當下」, 經濟日報出版社: 260-263)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1,376)
16/05/20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