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太太Amy的表姨甥羅先生及他太太邀請筆者和太太Amy倆參加他們和好友的「重慶長江三峽八天遊」, 我倆欣然接受, 頗為興奮。 2025年5月29日星期四端午節前兩天的上午11時, 我與太太, 連同我的輪椅, 乘坐的士前往香港國際機場, 與Amy的表姨甥羅先生、太太及他們的朋友 (大部份都已經退休), 一行16人集合; 乘坐中國國際航空下午四時半的航班直飛重慶市。
我們這個「重慶長江三峽八天遊」安排了在重慶市中心城區及武隆區三間酒店住了四晚, 包括提供自助早餐; 另外在「長江三號」暢遊三峽的郵輪住了三晚, 早、午、晚三餐都提供自助餐。 而在享用這12次自助餐之中, 我們都有機會吃到「重慶小麵」。
重慶小麵(Chongqing Noodles),屬於重慶菜,是重慶特色美食之一。重慶小麵發源於重慶中心城區,是一款老少皆宜的民間特色麵食,因其獨特味型,近年来聞名於全國。
重慶小麵屬於湯麵,麻辣味型,狭義的小麵只指麻辣素麵。小麵主料為新鲜小麥粉麵條,重慶人稱之為"水麵"、"水葉子"。
2016年1月地方標準《重慶小麵烹饪技術指南》審批通過並實施。 2023年4月,全國首張重慶小麵食品生產許可證頒發。
2025年6月4日, 我們這「重慶長江三峽八天遊」最後一晚, 領隊及當地導遊安排了我們在重慶市中心時代廣場一座商厦內的火鍋專門店, 享用了一頓馳名的「重慶火鍋」, 又名「麻辣火鍋」。
麻辣火鍋傳說為起源於中國川渝地區的菜餚,一般以花椒粒、蔥段、薑片,辣椒粉、紫草、桂皮、八角、大小茴香等熬製而成。吃時舌頭微感麻痺,味帶辛辣,故名為麻辣火鍋。
相傳麻辣火鍋起源於明末清初,嘉陵江畔、朝天門碼頭的麻辣火鍋,因為當時江邊屠宰業盛行,因此碼頭工人容易取得低廉(甚至是要丟棄的)牛油與牛雜,他們用牛油爆香辣椒、花椒等辛香料,再放入牛內臟和蔬菜煮熟食用。 民國23年 (1934年) 重慶城內出現較具規模的麻辣飯店,只是將分格鐵盆換成了赤銅小鍋,由客人自行調製滷汁、蘸汁。
亦有說麻辣起源自清代道光年間 (1825年),當時重慶的筵席已有毛肚火鍋。在此之前,重慶碼頭有一款叫水八塊的小吃,全是牛的下雜(毛肚、肝腰和牛血旺),生切成薄片,進食時放在泥爐上的砂鍋,以配有麻辣牛油的滷汁滾燙。食者自備酒,吃後按空碟子計價。
一些火鍋店聲稱其店配方追溯至元、宋等朝代,此為偽史,因為辣椒源自墨西哥,自明代後始從沿海地方傳入巴蜀地方,至今在當地方言中,辣椒仍叫作「海椒」。
舊式的重慶火鍋通常被稱為老火鍋,因為最初在重慶碼頭聚集的船客與碼頭工人流動性很大,火鍋中放置一井字形或十字形鐵架分成小格,客人各選各格,吃完就走,火鍋底料更換不頻繁並反覆被使用,後來的客人還會經常在鍋中發現自己未點的菜式,因此被稱作老火鍋。夏天炎熱季節,客人經常「光胴胴」(即不穿上衣)便於排汗,酣暢淋漓。
如今,重慶火鍋已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相當規模和美譽度的標誌性產業。重慶的火鍋企業經過重慶市火鍋產業協會的統一標準,出於衛生習慣現已一律要求採取一次性鍋底制度。在火鍋口味方面,重慶麻辣火鍋從現行可供食客選擇的微辣、中辣、特辣等口味標準甚至逐漸嘗試過度到以類似酒類度數的創新方式來度數標準化細分重慶火鍋的辣度,此外,重慶火鍋的菜品亦在行業內部趨於標準化精選以滿足食客的各種需求和保證飲食品質。
可惜我和太太感冒剛痊癒不久, 不敢嘗試這中外聞名的「重慶火鍋」, 只是吃了無辣湯底火鍋; 而我們一團16人只有筆者太太的姨甥羅先生享受了微辣湯底火鍋, 全程吃得津津有味、不易樂乎。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1,418)
19/06/20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