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0, 2025

游老師分享(909): 重慶長江三峽之旅(4)

 

筆者太太Amy的表姨甥羅先生及他太太邀請筆者和太太Amy倆參加他們和好友們的「重慶長江三峽八天遊」, 我倆欣然接受, 頗為興奮。 2025529星期四端午節前兩天的上午11, 我與太太, 連同我的輪椅, 乘坐的士前往香港國際機場, Amy的表姨甥羅先生、太太及他們的朋友 (大部份都已經退休), 一行16人集合; 乘坐中國國航下午四時半的航班直飛重慶市。

 

翌日下午四時, 旅遊巴士送我們到重慶長江郵輪碼頭. 登上「長江三號」郵輪, 展開四天三晚的長江三狹之旅, 以湖北省宜昌市為終點。 202562日早上, 我們的「長江三號」郵輪抵達三峽工程的三峽大壩。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簡稱三峽工程或三峽大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上游段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分布在重慶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幹流上,大壩位於長江三峽西陵峽內的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並和其下游38公里的葛洲壩水電站形成梯級調度電站。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是中國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水壩。

 

在郵輪上吃過自助早餐之後, 上午八時半四位年青男服務員來到我和太太的房間, 把坐着輪椅的我, 合力地把我推進「長江三號」旁邊停舶的另外一艘比較細小的觀光船上 (排水量大約2000), 到上午十時,  乘載200多人的觀光船開始駛往三峽大右側的船閘前。

 

大壩的永久船閘為雙線五級船閘,建於罈子嶺背對長江的一側,業主單位為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簡稱「三峽局」)三峽船閘處。年通過能力5000萬噸。船閘雙線日均閘次數從初期的23.5閘次提高到31閘次但仍未達到設計指標,過閘船舶平均噸位由初期的1040噸提高到4036噸,平均每閘次過閘運量從3940噸提高到10000多噸,閘船舶的吃水控制標準由初期3.3米提高到4.3米,船閘通航天數也由原設計的335天提高到350多天;2010年後三峽船閘通過量已連續5年超過億噸。2016年,國家發改委、國務院三峽辦和交通運輸部正在組織開展三峽樞紐水運新通道建設前期工作,籌備三峽大壩左岸新建第二船閘,長度約10多公里,成本預估400多億元,建設周期十年左右。

 

三峽升船機整體設施由上游引航道、上閘首、承船廂、下閘首和下游引航道組成,業主單位為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簡稱「三峽局」)三峽升船機管理處。武船集團製造的承船廂可載3000噸級船舶,最大爬升噸位高達1.55萬噸(其中帶水9000立米),最大爬升高度113米,採用德國引進的齒輪齒條爬升式,過壩時間4060分鐘,承船廂長132米、寬23.4米、高10米。三峽升船機主體工程土建與設備安裝工程,由葛洲壩集團三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自20094月開工以來,歷時6年半建成,船廂室段塔柱建築高度146米。20151221日下午140分,1000噸級旅遊船「長江電力」號從上游進入升船機,成功完成實船試驗。

 

62日上午十時半, 我們乘載200多人的觀光船進入了三峽大壩船閘承船廂,開始慢慢以每秒6.5公分的速度下降至下游水平面, 全程大約30分鐘。 看見這中國最宏偉的水壩船閘升降機工程, 我們都無不驚呀及讚嘆不矣。之後, 觀光船駛往三斗坪鎮, 我們落船乘旅遊巴士前住長江三峽建設工程博物館及公園, 加深了對長江三峽建設工程的前世今生歷史及過程。

 

非常感謝我太太的表姨甥及他太太倆悉心安排, 並付出了八天的辛勞, 包括推着輪椅的我, 讓我和太太有機會再次北上神州旅遊, 並先後乘坐了飛機、郵輪、高鐵 (人生首次), 完成了我們暢遊長江三峽的夢想。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1,377)

 

20/06/20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