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某市鎮有一位醫生的太太講述了一件事情:
丈夫是一名醫生,見慣了生離死別。但今天他夜班回家時,情緒明顯低落。我關心地問他發生了什麼,他不作回答,徑直走進衛生間洗澡。一個小時過去了,他還沒出來,我不免有些擔心,敲門卻沒有回應。我推開門,看見他披著浴巾坐在馬桶上睡著了,臉上還掛著淚痕。我嚇了一跳,輕聲叫醒了他。
「老公,你怎麼了?是不是太累了?」 我擔心地問。他搖了搖頭,走進臥室躺在床上,依然沉默。我繼續追問,他才緩緩開口,說今天科室接待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
凌晨四點,他接到急診通知,內心煩躁,忍不住抱怨了一句。然而當他來到樓下,看到那個穿得破破爛爛的小男孩,右手食指已經完全爛掉,必須截肢。他 「爸爸不說話,他也很安靜。一般這種情況,還是建議住院手術的。我說家長先簽個傷情確認書吧,那個中年男的說他不是家長,只是工友。。。。。而且這活是他們臨時找的,沒人管的。
丈夫就讓他們先去拍片,等了半個小時後卻發現人不見了。後來他在大廳找到他們,得知他們連 80 塊錢的檢查費也拿不出來,小男孩只是想用消毒水簡單沖洗包扎一下就好了。
這一瞬間,丈夫想起了自己小時候摔傷肩膀,自己的父親騎著自行車帶他幾十里去找中醫正骨,卻因買不起 300 塊錢的膏藥而無奈離開的情景。他的眼淚不自覺地涌出,平日里面對很多挑剔的病人被冷漠的醫療流程保護起來的情感,在這一瞬間被擊碎了。
「這一次,我決定做回自己。」 丈夫深吸一口氣。他沒有申請手術,也沒有住院手續,更沒有給孩子開昂貴的 300 多的進口破傷風,而是直接將孩子拉到門診手術室,親手為他做了殘斷手術,并且分文未收。打破了好幾個醫院的規定,要是有心人舉報的話,那可真是給自己埋下了不少隱患,但他覺得,這一刻都無所謂。
可以這樣想象一下,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外地打工,凌晨四點還在干活,手指頭沒了,沒錢手術,消毒水沖沖包起來,骨頭露在外面。。。。。怎麼想都是一副令人心酸的畫面。
丈夫的講述令我無比難過,我提議,不如收養這個孩子吧。我們沒有兒子,也許可以給他一個家。丈夫沉默片刻,點了點頭。我們立刻聯系了在外地上大學的女兒,征求她的意見。女兒聽完小男孩的遭遇后,毫不猶豫地表示支持,她說:「爸爸媽媽,這樣你們就兒女雙全了,也能幫助到這個孩子。」 丈夫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眼里泛著淚光。
第二天一早,我去了醫院看望那個小男孩。他起初很防備,不肯多說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開始依賴我,用那只沒有受傷的手緊緊抓住我的衣袖,像是抓住最後的希望。
我輕輕將他抱入懷中,感受到他的顫抖,用溫柔的語氣對他說:「別怕,我們會一直陪著你,給你一個溫暖的家。」
站在醫院的走廊上,我不禁感嘆,我們的國家很大,遠遠沒有網上顯示的那麼富裕,也總有那些被忽視的角落里,生活著許多默默承受苦難的人。但至少,我們這些普通人還能選擇用愛去填補那些失去的空白。
希望未來的日子里,我們能陪伴這個小男孩,幫助他找到生活的希望,重新感受到家的溫暖與快樂。
(本文摘錄自:2025年9月8日臉書《百態人生》文章)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1,279)
19/09/20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