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22, 2025

游老師分享(971): 一點溫暖和關愛

 

類似以下的故事近年在香港時有發生

去年中秋節前一天,樓下的老太太突然來敲門。她問我愿不愿意買她的房子,說房子有 130 平米。我有些意外,連忙說自己已經有房,不需要再買。老太太卻接著說:「如果你買我的房子,我可以不要你一分錢,但你得答應我一個請求。」 

聽到這話,我一下子愣住了。天底下怎麼會有這樣的事?但她的語氣太認真,眼神里透出一股莫名的沉重。我壓下心中的疑惑,趕緊問:「您說吧,只要我能做到的,我一定幫您。」 

她抬頭看著我,緩緩說:「每天敲敲我的門。如果聽到我敲盆的聲音,你就放心走。如果聽不到,就麻煩你給我兒女打個電話。如果他們還是不回來,麻煩你送我一程。房子我會留給你。」 

她的話讓我心頭一緊,這哪里是簡單的請求,這是一個生命的交托。我心里亂成一團,但看到她眼中的懇切和無奈,我點了點頭,輕聲答應了她。

我扶著老太太進屋,讓她坐下,倒了杯熱水。她的手有些顫抖,握著杯子的樣子讓我心里一陣酸楚。她慢慢開口,告訴我她今年 83 歲,和老伴從台北搬來這里生活。大兒子在美國,女兒嫁到了北歐,老伴去年去世,家里只剩她一個人。她說兒女已經好多年沒回來了,老家的房子早就賣了,如今她無依無靠,孤獨地住在這空蕩蕩的房子里。 

她輕嘆了一口氣,說:「要是他們當年沒那麼出息該多好…… 如果沒出國,至少還會記掛這房子吧。就算不在乎我,總能見上幾面。」 

聽她這麼說,我心里一陣難過。她不是在抱怨孩子,而是在為她自己這孤寂的晚年感到無奈。房子再大,再好,也抵不過人心的冷清。 

從那天起,我每天早上出門前都會特意下樓去敲她的門,聽到她敲盆的聲音才放心去上班。周末我會抽空去她家坐坐,陪她聊聊天,幫她做些簡單的家務。每次去的時候,老太太總是笑得很開心,那種笑容里有種讓我心酸的滿足和安慰。 

然而,好景不長。上周我因為出差,沒能去敲她的門。等我回來再敲門時,屋子里卻一片寂靜。我趕緊找了物業,最后報警,警察打開門後,我們發現她已經靜靜地躺在床上,安詳地閉著眼睛,像是睡著了一樣。床頭放著一本翻開的相冊,里面是她和老伴年輕時的合影,還有兒女小時候的照片。 法醫說,她是兩天前因心臟病去世的。 

我心里一陣鈍痛。就在我出差前的那天,她還笑著跟我說別買月餅,她自己做的月餅干凈衛生,兒女小時候最喜歡吃她做的。她說完就轉身進了電梯,誰也沒想到,那竟是最後一面。 

她走得悄無聲息,像是這個世界從未注意過她的存在。她的兒女沒能趕回來,葬禮上也沒幾個人,仿佛她的一生就這樣被輕輕帶走,消失在時間的洪流里。想到這兒,我的心情無比沉重 —— 這麼一個慈祥的老人,為什麼最後只能在孤獨中離去? 

給她辦完葬禮後,我在空蕩蕩的房子里站了許久。回想起她生前的那些片段,那些孤獨、無助的時刻,忽然間我明白了她的那句 「要是孩子當年沒那麼出息該多好」。也許她從來不求兒女有多大的成就,只求在她需要陪伴的日子里,能有人為她敲一敲門,聽一聽她的聲音。 

她走了,帶著她的孤獨和無奈。可我唯一感到些許慰藉的是,在她最後的一年里,至少還有人陪著她走完這段路,讓她感受到一點溫暖和關愛。世間的一切,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但即便是生死,也不過如此。 

(本文摘錄自:202598日臉書《百態人生》文章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1,329) 

22/09/20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