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位行山者的見聞…….
一位阿公帶著孩子爬山前,經過一家便利商店,我聽見一段顛覆我思維的對話。 在山腳下,他們遇見一位正在乞討的人。 阿公對孩子說: 「你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讓這些人都有工作,不至於居無定所。」
這句話,瞬間讓我愣住。 因為在那樣的情境裡,多數人其實會說: 「要好好讀書,不然你就會跟他一樣找不到工作。」 同樣的場景,卻透露著截然不同的格局。 一個是「避免淪落」,一個是「創造改變」。
直到山頂,他們望向山下那間剛剛經過的便利商店方向。 阿公語氣堅定卻溫柔: 「你看,無論在山腳還是山頂,都會看到需要幫助的人。這提醒我們,讀書不只是為了自己站得更高,而是為了能真正看見別人的處境,理解他們的難處,並努力讓這個世界更公平、更有溫度。也許有一天,你能讓更多人不必這樣艱難地走完一生。」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 : 我們常常把學習的目標,定義成「避免成為弱者」,但更高一層的教育境界,其實是「成為強者,去扶助弱者」。 所以,多帶孩子走進山林、親近大自然吧。 因為在路途中,你不只是遇見風景,還可能聽見一段顛覆你教育思維的對話。 原來,這個世界真的可以換一種角度去看待。
(本文摘錄自:2025年9月16日臉書《情感生活》文章)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537)
13/10/20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