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31, 2024

游老師分享(771): 以牙還牙

 

2013523, 英國倫敦發生休班英兵遭砍殺事件,遇害英兵曾被派駐阿富汗執勤,其中一名疑兇在案發現場大聲批評英政府出兵海外,令人懷疑襲擊早有預謀。波士頓馬拉松恐襲已故主犯塔梅爾蘭,與襲擊英兵的疑犯之一阿德博拉喬,均曾落入美英執法部門監察網。無論恐襲是否有預謀,執法當局面對行事飄忽的孤狼,往往只能被動應戰。

 

由於有人用手機拍下部分案發過程,疑犯阿德博拉喬唸唸有詞控訴英政府的畫面廣為流傳,阿德博拉喬及其同黨的背景旋即被媒體起清。有英國保安官員私下表示,英國軍情五處曾監視兩名疑兇。此言一出,軍情五處頓成眾矢之的,玩忽職守、放虎歸山指控不絕於耳。

 

俄羅斯也曾提醒美方要留意波士頓馬拉松恐襲主犯塔梅爾蘭,惟美國聯邦調查局經調查後,還是決定放人。消息曝光後,美國執法當局也面對放虎歸山的指控。英美執法當局同時燒鬚,似乎不是出於偶然。

 

2005年倫敦七七恐襲多名涉案武裝分子,案發前已被軍情五處鎖定為重點監察目標,按當時軍情五處的判斷,他們只屬小角色,故無跟進。軍情五處在七七恐襲後,獲撥更多資源和人手強化本土國安水平,處理潛在威脅個案時相信也比以往審慎。不過,軍情五處以有限資源,應對多不勝數的潛在恐襲威脅,「走漏眼」問題遲早發生。

 

有指,阿德博拉喬曾於前往索馬里參加聖戰途中被捕。若消息屬實,這豈不是說軍情五處不是走漏眼,而是對確實威脅視而不見?

 

前年,華府出動無人機,將教人在廚房製造壓力煲炸彈的也門恐怖分子、美國公民拉基及薩米爾汗消滅。然而壓力煲炸彈卻將波士頓馬拉松衝線區變成人間煉獄,可見反恐行動再霸道也難以治本。互聯網無遠弗屆,「自我極端化」於何時、何地及在何人身上發生,全無腳影可捉。除了已露出尾巴的孤狼,尚有多少靜極思動的同道中人,執法單位只能靠估,難免顧此失彼。

 

前往也門和索馬里等地接觸恐怖主義的西方人士有增無減,軍情五處有否低估了阿德博拉喬等疑兇的潛在威脅,是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這些個別發生的恐襲事件, 與過往30年爆發的中東戰爭、阿庫汗戰爭、依拉克戰爭、美國911恐襲等等, 都是牽涉依斯蘭國家及宗教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報復恩仇。 要徹底解決這些依斯蘭國家與西方國家千年的恩怨情仇, 唯一的方法只有踏出「難以置信的諒解」的一步, 伸出無條件「和平之手」與對方言歸於好。

 

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及上任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都曾經「破天荒」主動及鼓吹與依斯蘭教會伸出和平之手, 互相合作, 發揮在信仰上的共溶。 還有上世紀東德、西德的合併與及南非脫離白人統治, 都是多方面的突破性放棄歷史的仇恨敵對關係, 踏出和解的第一步, 創立長期和平共處的環境。

(部份內容摘錄自東方日報2013525)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1,113)

 

31/10/2024

 

Wednesday, October 30, 2024

游老師分享(770): 為家庭奉獻生命

 

2013523, 柴灣杏花邨停車場發生奪命意外,一名卅五歲經驗豐富搭棚師傅,昨晨在外牆安裝狗臂架時,雖然身繫安全帶,但疑於換扣時跣腳墮下,工友伸手拯救,但「拉都拉唔住」,目送他由三樓飛墮地面爆頭,送院曾注射三支強心針,仍告不治,遺下居內地的妻女,勞工處正調查肇事原因。

 

死者錢某某,與父母居於將軍澳新寶城,其妻子是內地人,育有一名六歲女兒,妻女仍在內地居住。錢十多年前從事搭棚工作,由學徒開始,至今已是師傅級,工友指他一直很小心,相信今次純屬意外。

 

現場是盛泰道杏花邨的杏花街市,一至三樓為停車場,因即將進行外牆翻新工程,日前已有搭棚工人開工。當天,錢與工友身繫安全帶,用繩索扣着牆上的安全扣,攀出三樓外牆安裝狗臂架,以便搭建棚架。至中午十二時許,錢打算收工往午膳,正當他爬回停車場時,突然墮下,工友衝前伸手搶救,但無法將他拉住,他直墮地面,頭部着地,當場爆頭浴血,工友大驚報警。救護員將錢送院,因情況極度危殆,醫生為其注射三支強心針搶救,最終返魂乏術。

 

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聯橋到場了解後,指錢有扣安全帶,不排除他「換扣」出意外。他又指今次是本年首宗工人墮下死亡,冀有關方面能總結經驗,防止同類意外。工會亦從建築關懷基本撥出十萬元予錢家解困。

 

我經常對同事及朋友說:「能夠上班是福氣, 因為第一是你身體健康, 第二你可以賺錢!」所以我們要珍惜每天能夠上班的機會及為此而感恩。

 

201272324, 颶風「韋森特」橫掃香港 (曾經懸掛十號風球) , 25日下午二時許, 28歲泥水工人張先生在紅磡一個建築地盤開工, 當時他在垃圾房工作台上, 為已砌好磁磚的牆壁以白英泥補窿, 當他以海錦清擦磁磚面時, 碰及一條懸在牆上的電纜, 觸電後由工作台墜下, 送院搶救後不治。 張先生與家人同住馬鞍山, 一年前在廣東省普寧家鄉結婚, 育有一名只有40天大的女兒, 妻子仍在內地。 張先生原本在超市任職倉務員, 為賺取更多收入撫養女兒成長, 跟隨胞弟轉做地盤泥水工人, 距料飛來橫禍, 由於他是家中經濟支柱, 家人對殮葬及將來生活費憂心忡忡。 父母為了兒女及家庭, 往往可以不惜一切, 包括自己的生命。

 

 

(部份內容摘錄自東方日報2013524)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921)

 

30/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