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3日, 英國倫敦發生休班英兵遭砍殺事件,遇害英兵曾被派駐阿富汗執勤,其中一名疑兇在案發現場大聲批評英政府出兵海外,令人懷疑襲擊早有預謀。波士頓馬拉松恐襲已故主犯塔梅爾蘭,與襲擊英兵的疑犯之一阿德博拉喬,均曾落入美英執法部門監察網。無論恐襲是否有預謀,執法當局面對行事飄忽的孤狼,往往只能被動應戰。
由於有人用手機拍下部分案發過程,疑犯阿德博拉喬唸唸有詞控訴英政府的畫面廣為流傳,阿德博拉喬及其同黨的背景旋即被媒體起清。有英國保安官員私下表示,英國軍情五處曾監視兩名疑兇。此言一出,軍情五處頓成眾矢之的,玩忽職守、放虎歸山指控不絕於耳。
俄羅斯也曾提醒美方要留意波士頓馬拉松恐襲主犯塔梅爾蘭,惟美國聯邦調查局經調查後,還是決定放人。消息曝光後,美國執法當局也面對放虎歸山的指控。英美執法當局同時燒鬚,似乎不是出於偶然。
2005年倫敦七七恐襲多名涉案武裝分子,案發前已被軍情五處鎖定為重點監察目標,按當時軍情五處的判斷,他們只屬小角色,故無跟進。軍情五處在七七恐襲後,獲撥更多資源和人手強化本土國安水平,處理潛在威脅個案時相信也比以往審慎。不過,軍情五處以有限資源,應對多不勝數的潛在恐襲威脅,「走漏眼」問題遲早發生。
有指,阿德博拉喬曾於前往索馬里參加聖戰途中被捕。若消息屬實,這豈不是說軍情五處不是走漏眼,而是對確實威脅視而不見?
前年,華府出動無人機,將教人在廚房製造壓力煲炸彈的也門恐怖分子、美國公民拉基及薩米爾汗消滅。然而壓力煲炸彈卻將波士頓馬拉松衝線區變成人間煉獄,可見反恐行動再霸道也難以治本。互聯網無遠弗屆,「自我極端化」於何時、何地及在何人身上發生,全無腳影可捉。除了已露出尾巴的孤狼,尚有多少靜極思動的同道中人,執法單位只能靠估,難免顧此失彼。
前往也門和索馬里等地接觸恐怖主義的西方人士有增無減,軍情五處有否低估了阿德博拉喬等疑兇的潛在威脅,是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這些個別發生的恐襲事件, 與過往30年爆發的中東戰爭、阿庫汗戰爭、依拉克戰爭、美國911恐襲等等, 都是牽涉依斯蘭國家及宗教的「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報復恩仇。 要徹底解決這些依斯蘭國家與西方國家千年的恩怨情仇, 唯一的方法只有踏出「難以置信的諒解」的一步, 伸出無條件「和平之手」與對方言歸於好。
已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及上任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都曾經「破天荒」主動及鼓吹與依斯蘭教會伸出和平之手, 互相合作, 發揮在信仰上的共溶。 還有上世紀東德、西德的合併與及南非脫離白人統治, 都是多方面的突破性放棄歷史的仇恨敵對關係, 踏出和解的第一步, 創立長期和平共處的環境。
(部份內容摘錄自東方日報2013年5月25日)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1,113)
31/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