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老師分享(749): 媽媽之家
2013年5月12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五周年之日,亦是母親節,對於每名汶川母親來說,具有雙重特別意義。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八級大地震,帶走無數孩子生命,成為汶川母親們的人生轉捩點。有喪子母親至今未走出哀痛,仍寄望子女只是失蹤,亦有不少母親選擇堅強面對,甚至在災後再度當上媽媽,重新踏上幸福生活的道路。
居於震央映秀鎮的董成香,兩名女兒在地震中不幸遇難。當時,董在如同廢墟的家中,瘋狂徒手挖掘,最終只挖出女兒的畫冊。為了抗衡傷痛,她將女兒畫作繡在布上,希望留下女兒曾活着的證據。與此同時,前夫羅成偉災後與她互相照顧,二人修好。
「有個孩子,是對那兩個孩子的慰藉。」二人的第三名女兒在2010年平安出世,取名羅可馨,寓意家庭生活能夠溫馨。董的刺繡作品更在香港義工團體協助下,成功推銷,所賺下資金令她現時當上餐廳老闆。董成香認為只有活得開心,才能令小可馨快樂成長。
同樣失去女兒的倪孝蘭,災後四年多仍未完全平復。倪目前任職司機,職責就是接載旅客到地震遺址參觀,每當經過她小女兒葬身的漩口中學,悲傷就隱隱發作,所以災後倪一直未曾在遺址祭祀。但今年的紀念日臨近,倪孝蘭終於到漩口中學,看着女兒的遺照哀思。
令到倪孝蘭稍稍改變的,是她的好友李秀華。二人災前並不認識,但由於遭遇相近,二人機緣巧合下熟落起來。李秀華亦有兩名女兒遇難,但災後翌年決定再孕。雅安上月地震當日,李秀華帶着小女兒走出室外避難,「當時,我緊緊抱着她,感覺就像是兩個逝去的女兒仍在身邊。」
協助汶川喪兒母親的組織「媽媽之家」統計,三分之二母親災後再為人母,但約三分一母親由於年紀及經濟問題難以孕育孩子。她們不少浸沉在哀痛之中,需外界持續關注。
北川茅壩中學在地震當中,五百多名學生的生命被奪走,部分遺體至今仍未尋回。每到地震周年祭,成興鳳都會在遺址山坡上,拉起悼念兒子賀川的橫額,上面寫着:「賀川,你在哪裡啊……媽媽多希望一家人吃個團年飯,兒子,家裏甚麼都安排好了,回家吧。」
(部份內容摘錄自東方日報2013年5月12日)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859)
27/09/2024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