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14, 2024

游老師分享(659): 難忘姨媽和姨丈

 1952年, 我母親隻身從廣東省順德縣來香港工作, 寄居於我姨媽的家裡。姨媽岺惠英及姨丈羅先生對我母親照顧有嘉, 直至1953年我母親與我父親結婚後, 她才搬離姨媽及姨丈的家, 自組家庭。 1954年我出生之後, 姨媽經常來我家探望, 並協助母親照顧嬰兒的我。

1967年7月初, 暑假剛開始的一天, 由於不用回小學上課, 才有機會送別我父親離家上班。 父親出門之前對我說: 「今天跟媽媽、妹妹、弟弟往姨媽家, 好好和表哥、表姐們玩個開心吧! 」 下午我們真的往佐敦渡船街姨媽和姨丈的家, 與表哥、表姐們玩個非常開心, 吃過晚飯後還不願回家, 姨媽和姨丈見狀便說: 「反正已經放暑假, 難得你們來我們家, 不如就在這裡住一晚吧。」 於是, 我們就高高興興在姨媽和姨丈的家過了一夜。 

翌日早晨, 姨丈買了早餐及一份報紙返家, 在孩子們吃早餐之際, 姨丈突然間指着報紙內一則新聞給我母親看, 原來是昨天晚上, 在我們北角新邨家的附近, 英皇道皇都戲院旁發生了一樁車禍, 而死者的名字看似是我的父親。在震驚之餘, 母親打電話給我父親公司的同事, 不幸證實該樁車禍的死者正是我的父親。從此, 我永遠再沒有機會, 看見父親下班回家了。

 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及傷感加速了母親的癌細胞擴散, 不到兩個月之後她便撒手人寰, 剩下我們三兄弟妹成為孤兒。母親臨終時, 把我們託孤給父親的胞妹游群佳, 我們的摯親三姑姐。於是我們遷往彩虹邨姑姐的家居住。當時姑姐剛剛誕下四表弟, 他們本來一家六口, 加上我們三兄弟妹九個人住在一個不足250平方呎的單位內。姑丈鄧槃是一位洋服裁縫工人, 入息不多, 但要養活一家九口, 包括七個由零歲至十三歲的孩子, 他所承受的經濟及精神壓力可想而知。 

雖然父母巳經離世, 但姨媽和姨丈非常關心我們三兄弟妹, 經常請我們到他們的家裡吃飯, 每次她總是煮了我最喜歡吃的豉油鷄。1972姨丈去世之後,  姨媽遷往坪坧邨, 照顧家庭及孫兒長大, 而我與弟妹們與姑姐一家居住附近的彩虹邨, 經常探訪姨媽及她的兒孫, 眼看姨媽身體日漸衰弱, 難以自顧, 她於1989年入住了油塘一家老人院, 而我結婚後遷往港島西環居住, 雖然路途頗遠, 但我每月定必前往該所老人院探望姨媽, 與她聊天, 並送給她喜歡吃的水果餅乾, 一直到1998年姨媽離世與姨丈合葬為止。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928)

17/05/202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