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14, 2024

游老師分享(660): 照顧到最後一刻

我的祖父游禮元, 於19世紀末在廣東南海西樵山出生長大, 他在七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四; 他的父親 (我的曾祖父)  游碧山在鄉間收養了兩位童婢 (俗稱” 妹仔”), 其中一名叫陸麗珍, 負責照顧我曾祖父的兒女及孫兒 (包括我的父親游寶樵) 長大, 因此, 我稱呼她為「陸姑媽」。 抗日戰爭前, 陸姑媽結婚並生下了一名陳姓兒子, 但由於戰爭時在鄉間兵慌馬亂, 她與兒子失散了, 杳無音信。 戰後, 陸姑媽隻身來香港替洋人做家傭, 並有機會被介紹入「港督府」及赴美國家庭當傭人。

1970年, 陸姑媽退休後租住在九龍城區一間石屋的單人房間內, 過着清貧的生活。 在鄉間的朋友協助之下,  陸姑媽終於與她失散了30年的兒子陳先生 (我稱他為表哥) 重聚, 但彼此感情疏離, 而表哥在鄉間已經結婚生子, 所以, 她兩母子共同相處的機會很少。

我間中往陸姑媽租住的石屋探望她, 發現她身體日漸衰弱, 難於自我照顧。 1983年, 我問她選擇回鄉養老, 還是留港申請入住安老院。 經過一番思量之後, 她選擇後者養老, 於是我找社工協助陸姑媽申請入住了位於葵芳邨一家安老院, 並且成為了她的監護人, 從此, 我每兩個星期便往安老院探訪陸姑媽一次, 給她送些日用品及水果餅食; 間中陪伴她参與安老院安排的活動 (例如聖誕聯歡會) 及外出旅行。 由於我擔當陸姑媽的監護人, 因此每當她生病或入醫院,  安老院必定第一時間給我打電話; 曾經多次, 我需要放下工作, 馬上往安老院或醫院看陸姑媽的情況; 直至1997年某天上午, 我在黄竹坑南郎山醫院獨自執着她的手送她離開人世為止。

游紹永博士

香港科技專上書院財務長及學術顧問

(全文字數: 649)

20/05/202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